第七十六章 两头巨兽-《草原特种兵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窝阔台汗11年(1239年)9月初四 刻赤海军基地

    轰轰轰!

    这是第五次舰炮齐射了,固定靶位,目标2千米,仍然没有命中。巴根台摇了摇头,感到一阵阵的无奈。

    巴特尔级战列舰舾装完毕,已经开始试航。在这个靠海上冲撞和跳帮作战致胜的时代,以强大舰炮群为主战装备,在远距离上以火炮齐射摧毁目标的作战理念无疑是先进的。但是现实却很严酷,这就是火炮的命中率过于低下,超过3百米就没有什么精度可言了。即使是在300米上,命中率也不到2.8%,可以说惨不忍睹。

    巴特尔级上甲板上装备了16挺米特机枪,首尾各两挺,两舷各六挺。但是机枪火力可以杀伤敌舰甲板上的敌人,却威力过小,无法摧毁大型舰只。换句话说,就是敌人靠数量优势冲上来跳板作战还是机会多多,没有准头,会毁掉巴特尔级的火力优势。他训练严苛的高素质海军军官和士兵,将不得不与不识字的敌方士兵在甲板上肉搏,这样的消耗巴根台可承受不起。

    唯一的办法是提高火炮的威力和命中率。海军设计院设计的舰炮就是92野战炮的海军版,准确的说就是真正的加农炮。92野战炮的倍径只有8.79,本质上是一种榴弹炮,虽然可以当加农炮使用,但是炮口初速低,射程和威力都难以在远距离上直接摧毁敌舰。改进的办法就是提高倍径,海军版92野炮倍径提高到12.5,这样炮口初速达到了285米s,最大射程达到了3650米。使用穿甲弹,在2千米上击穿6寸的橡木侧舷并不困难,如果使用燃烧弹,烧毁敌舰就更容易。

    至于被帽穿甲弹和延时引信,技术难度太大了,而且在木制帆桨战舰的时代也没有必要。巴根台不是技术控,他明白,战舰不是他手中的玩具,而是他低伤亡消灭敌军的军事装备,尽量降低技术指标和研发生产成本,也是他看重的。

    如果命中率低到这种程度,那么威力巨大的舰炮还有什么意义?在地中海,仅仅威尼斯海军就有上千艘船只,热那亚海军也至少有800艘以上的战舰。虽然在巴根台看来,这些帆桨小船就不是海军,只不过是运载陆战队的运输船而已。但是蚂蚁咬死大象的事情不是不可能,他的黑海舰队要是因为火炮没有准头让原始舰队给灭了,那乐子可就大了,绝不能给敌船跳板作战的机会。

    巴根台深深懂得,只有像样点的火控系统,才能保证射击的精度。这套火控系统的核心设备,就是陀螺仪和测距仪,这可是19世纪中后期才出现的东西。西蒙古现在的设计和加工能力,真未必达到了19世纪中晚期的水平。

    !!


    第(3/3)页